笑里藏刀讲的是谁的故事(笑里藏刀典故)

本文目录一览: 1、笑里藏刀的故事和典故2、笑里藏刀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笑里藏刀有什么故事和含义3、成语笑里藏刀的故事4、笑里藏刀的典故简介5、围魏救赵笑里藏刀对吗 笑里藏刀的故事和典故...

本文目录一览:

笑里藏刀的故事和典故

笑里藏刀的意思是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出自《旧唐书·李义府传》。下面整理了笑里藏刀的故事和典故,供参考。

笑里藏刀的故事

吴公子姬光对吴王僚即吴国王位十分不满,虽然表面上对吴王僚毕恭毕敬、唯命是从,但心里却无时不在篡夺王位。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姬光见他勇猛侠气、智勇双全,便把他纳为知己 。伍子胥又将他的朋友——吴国勇士专诸推荐给姬光,姬光器重之。三人密谋:待时机成熟,就刺杀僚王。

姬光探知,吴王僚最喜爱吃炙烤出来的鱼肉,便让专诸专心学习炙鱼的烹饪方法。吴王僚12年,楚平王去世,吴王派公子盖余、烛庸领兵欲趁楚丧而攻打楚国,反而被楚军围困;这时,吴公子庆忌正出使卫、郑二国,姬光见王僚身边的大将都不在国内,认为时机成熟,急忙与伍子胥、专诸商议刺杀僚的策略。

姬光假惺惺、笑盈盈地邀请王僚前来吃炙鱼,王僚以防万一,身上穿了三层甲衣,一路上布满警卫,并带上一百名贴身警卫进入姬光家。姬光满面笑容地同王僚入座就席。席间,姬光假称脚痛而离席,专诸在王僚警卫的重重夹带下,手捧一碟香美的炙鱼来到王僚面前,突然,专诸飞快地从鱼肚里抽出“鱼肠”短剑,使劲地刺入王僚的怀里,短剑穿过三甲、从王僚的背部刺出,僚当场死亡,专诸也被王僚的警卫乱刀砍死。姬光、伍子胥率数百名伏兵从两侧杀出,迅速解决了王僚的卫队。姬光于是继吴王位,名号阖闾(庐)。

笑里藏刀的典故

宋将曹玮,闻知有人叛变,他非但不惊恐,反而随机应变,谈笑自如,不予追捕,让敌人把叛逃者误认为是曹玮派来进攻的,把他们全部杀光。曹玮把笑里藏刀和借刀杀人之计运用得何其自如!古代兵法早就提醒为战者:切不可轻信对方的甜言蜜语、空头支票,要谨防他们暗中隐藏的杀机。总之,此计还多用于军事政治与外交的伪装上。

64144912a7def.jpg

笑里藏刀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笑里藏刀有什么故事和含义

1、故事:宋将曹玮,闻知有人叛变,他非但不惊恐,反而随机应变,谈笑自如,不予追捕,让敌人把叛逃者误认为是曹玮派来进攻的,把他们全部杀光。曹玮把笑里藏刀和借刀杀人之计运用得何其自如!古代兵法早就提醒为战者:切不可轻信对方的甜言蜜语、空头支票,要谨防他们暗中隐藏的杀机。总之,此计还多用于军事政治与外交的伪装上。

2、含义:笑里藏刀,汉语成语。拼音是xiào lǐ cáng dāo,意思是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出自《旧唐书·李义府传》。

成语笑里藏刀的故事

笑里藏刀

【拼音】xiào lǐ cáng dāo

【成语故事】唐朝大臣李义府听说狱中有一个美貌的.女犯,他叫狱吏毕正义释放她,然后就占为己有,大臣王义方告发毕正义。李义府逼毕正义上吊自杀,同时还在皇帝面前诋毁王义方,把他革职流放到边远地区。李义府表面谦和,暗中害人,笑里藏刀。

【典故】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要权,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旧唐书·李义府传》

【释义】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内心狠毒

【相近词】佛口蛇心、口是心非、笑处藏刀

【相反词】心口不一、推心置腹

【成语示列】他把我丕的来药倒,烟生七窍,冰浸四稍,谁承望笑里藏刀,眼见的丧荒郊。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二折

【成语造句】

◎ 乔二浪说:"睄听啥?一条船要沉就让它沉到底吧!"崔玉珠说:"怎么说泄气话!在这节骨眼上,咱不动谁动──你把耳朵递过来……"崔玉珠嘀咕几句,二浪笑着把嘴一咬:"屁话!叫老娘使什么软刀子?"崔玉珠央求说:"跟这般东西要笑里藏刀,得空就一下子!你心计比我多,快去吧!"乔二浪这才出来。

笑里藏刀的典故简介

笑里藏刀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笑里藏刀相关 典故 内容。

笑里藏刀的意思

[释义]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语出] 《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正音] 藏;不能读作“zànɡ”。

[辨形] 里;不能写作“礼”。

[近义] 佛口蛇心 口是心非

[反义] 心口如一 推心置腹

笑里藏刀的 成语 典故

三国时期,由于荆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217年,鲁肃病死。孙、刘联合抗曹的蜜月已经结束。 当时关羽镇守荆州,孙权久存夺取荆州之心,只是时机尚未成熟。不久以后,关羽发兵进攻曹操控制的樊城,怕有后患,留下重兵驻守公安、南郡,保卫荆州。孙权手下大将吕蒙认为夺取荆州的时机已到,但因有病在身,就建议孙权派当时毫无名气青年将领陆逊接替他的位置,驻守陆口。

陆逊上任,并不显山露水,定下了与关羽假和好、真备战的策略。他给关羽写去一信,信中极力夸耀关羽,称关羽功高威重,可与晋文公、韩信齐名。自称—介书生,年纪太轻,难担大任,要关羽多加指教。关羽为人,骄傲自负,目中无人,读罢陆逊的信,仰天大笑,说道:“无虑江东矣。”马上从防守荆州的守军中调出大部人马,一心一意攻打樊城。陆逊又暗地派人向曹操通风报信,约定双方一起行动,夹击关羽。

孙权认定夺取荆州的时机已经成熟,派吕蒙为先锋,向荆州进发。吕蒙将精锐部队埋伏在改装成商船的战舰内,日夜兼程,突然袭击,攻下南部。关羽得讯,急忙回师,但为时已晚,孙权大军已占领荆州。关羽只得败走麦城。

用笑里藏刀 造句

1) 是他吃里扒外篡夺自己帮主宝座;是她甜言蜜语笑里藏刀中伤自己与兄弟之间的情谊。

2) 世界上有多少人被他们的甜言蜜语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厉害。

3) 命运的捉弄让我来到这里,面对自己每天灿烂的笑容我真的想不出笑里藏刀代表着什么含义?原来一个人的笑容多了真的能让你的神经紧绷。

4) 王子复仇记是男人的古典悲剧,主角换了性别,却是导演的一次女性心理揭秘,刁钻,笑里藏刀,回味无穷。

5) 我们所讲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诚挚和善良的笑容,而不是为讨好别人的媚笑,也不是存心不良的奸笑或皮笑肉不笑,更不是带有杀机的笑里藏刀。

6) “太过骄傲自满的人总是败得很快很惨的!”,“有真才实料的人才有资格骄傲!”,“做人应该虚怀若谷!”,“形于外的笑怒傲冷总比笑里藏刀的伪君子更为真实可*!”。倾泠月

7) 我一如既往的冲他微笑,而他丝毫没看出当时我的微笑已是笑里藏刀。

8) 别看这家伙表面友善,实际上是笑里藏刀,不怀好意。

9)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可是个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的人。

10) 年青人涉世不深,对笑里藏刀的人往往看不透。

11) 做人要光明磊落,最不可学那些笑里藏刀的人。

12) 最可怕是那种笑里藏刀的人,他让你防不胜防。

13) 就这样明升暗降,董事长笑里藏刀地把王经理给逼走了。

14) 每天中国对其他国家都是笑眯眯的,但却是笑里藏刀啊!

15) 当今世道混乱,笑里藏刀多有人在,更何况是出尔反尔?

16) 你竟然怀疑我笑里藏刀?枉费我对你掏心挖肺的,真是不值得呀!

17) 笑里藏刀的小人,就是正面拥抱你,背后插你刀的人。

18) 这种人虚伪得很,我哪知道他是否笑里藏刀?

19) 遭到损伤的采青通知润雪,清羽是个笑里藏刀心狠手辣的人,说本人酿成目前如许满是他害的。

20) 我看他只是表面友善,得小心提防他笑里藏刀。

21) 我不跟他往来,因为他笑里藏刀,太狡猾了。

22) 没想到他平日笑笑的,却是笑里藏刀,整人手段如此狠毒。

23) 我最怕笑里藏刀的人,如果你一直以为他是正派的人,后来才发觉他是一个大反派,那种打击是很大的,比起一直认识就知道那个人就是反派来的更打击。

24) 口里含着花蜜的蜜蜂,尾巴却有螫。口蜜腹剑。笑里藏刀。

25) 这种人虚伪得很,我哪知道他是否笑里藏刀?

26) 他是个笑里藏刀的人,得小心应付。

27) 这件事他表现得太积极了,得小心他口蜜腹剑笑里藏刀,别有居心。

28) 点头哈腰并非讨好,而是笑里藏刀;有时蹲下并非屈服,而是在找砖头;敬酒并非客气,而是在打你的主意;亲爱的朋友,祝你平平安安!

29) 穆利根,这时边笑边站起来,然后笑里藏刀,一本正经地说。

30) 而笑,可能是笑里藏刀,笑面夜叉,强颜欢笑,似笑非笑……头都大了。

31) 笑里藏刀,绵里藏针,凌云指导员给人的感觉一向不是如此吗?嘴角勾起一抹笑容,小米轻轻叹口气,“指导员,好久不见了。

32) 小子,别说本少爷没有提醒你,这个笑里藏刀的家伙,可是阴险得很!

33) 我被她盯得有些发毛,她看起来笑里藏刀,给我一种不祥的预感。

34) 笑里藏刀图匕时,刚中柔外待以期。

35) 晨星没料想到于谦会这样笑里藏刀,忽然出手,没有丝毫防备的他立马就被巨力掀飞,砸断了数颗大树后才吐血落地。

看了笑里藏刀典故的人还看:

1. 三十六计笑里藏刀的故事

2. 笑里藏刀的意思是什么

3. 口蜜腹剑的成语典故

4. 关于计谋的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笑里藏刀对吗

你好,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制胜的神奇效果。

笑里藏刀就属于敌战计中的第十计,解释也就是比喻外表和气但内心险恶的意思,笑容本来是人类最美好的表情,但相反也是人性最要命的弱点,原文为: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释义就是用笑容掩盖对方,让对方不生怀疑之心,但暗地里是表面柔顺,实则是硬中带刺。

笑里藏刀的计谋典故:公孙鞅计取崤山

战国时期,秦国派公孙鞅率兵攻打魏国,大军直抵魏国吴城,可吴城地势险要,工事坚固,易守难攻;公孙鞅获知守将是与自己曾有过交往的公子行,他遂书信一封,声称立场不同各为其主,因为交情,可以和平谈判,并约定时间会谈。公孙鞅还佯装撤兵,公子行见秦军撤兵,马上回信约定会谈,公孙鞅见已入圈套,并暗地设下埋伏。会谈之日,公子行见公孙鞅并无恶意,而且全部没带兵器,并开始相信对方的诚意,会谈气氛融洽,公孙鞅摆宴款待,公子行开心接受,没想到一声令下,伏兵已四面包围了他们,公子行和三百随从全部被擒。公孙鞅利用俘虏骗开城门,并轻松占领了吴城,这就是秦国公孙鞅用笑里藏刀之计轻取崤山的故事

  • 发表于 2023-03-18 13:15:22
  • 阅读 ( 2 )
  • 分类:心情随笔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